喷泉水景、园林景观坚持温暖人心的园林细部制作
中国的城镇化走过了三十五年,中国的景观设计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期,现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重心,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您认为这会给中国的景观设计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户田芳树:我在国内做项目已有多年,非常能感受到中国对景观设计的重视。今后我将用更多的项目来向大家证明景观设计是一个越来越应受重视的领域。 整治生态环境,将其浅显易懂地展示给使用者的同时,奠定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基础,这些都是景观设计本应做的事情。尊重地块拥有的历史和文化、用新思路对其加以利用,这是景观设计所需肩负的责任。 当今中国的景观设计有很多还是只追求形式,只讲表面功夫,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在推进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将最为重要的环境整治与文化传承作为设计的基础,同时要与承载经济活动主体的设施规划相协调,从长远角度进行规划。 第一景观网:这一机遇和挑战对世界会有哪些影响呢? 户田芳树:上面提到的景观规划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希望在每个项目上都得以实现,可现实却绝非如此简单。在中国,很多大规模项目的落成速度很快,这是因为组织能很快地下决策。如果高层领导能意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下决心推进,一定能创造出世界上引以为豪、倍受世人关注的景观设计。 第一景观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建筑和旅游地产成为业内的热点,未来会涌现很多这方面的项目,您对这一趋势怎么看待呢? 户田芳树:20世纪后期,在全世界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设计上并没有继续去充分地掌握本国的文化,而是形成了一个个国际化、少有地域特征的空间,这种现状在建筑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那些历经岁月却仍为人爱用、拥有历史感的空间,以及由人营造出的暖意浓浓的空间才是让人感受魅力的空间。 文化性建筑所具有的原有功能已不复存在,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并从不同的角度赋予其新的价值。如果抛却先人的文化遗产,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观光圣地都会不复存在。因为是对功能和用途不同的建筑进行的改造,往往会出现使用不便的情况。正因如此,若设法在规划时增添其趣味性,不就能让使用者在不便中发现乐趣吗? 第一景观网:在中国兴建或修复文化建筑和文化景观,有人认为外国人来做中国的项目会呈现出新颖的效果,有人认为中国人理解本国的文化,能更好地完成文化建筑或文化景观的设计,对此,您有哪些想法呢? 户田芳树:让一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平日的场景中发现其价值,反倒是一件难事。我认为游客或许能够帮助发现新的风景,这种情况也常会发生在国外设计师身上。经过本地的和外来的、多人多角度的审视后,需要召开接纳这些观点的座谈会和研讨会。经过这样的活动之后,不光能发现新风景,或许还能发现当地特有的人才。可以说这是项目规划开始的第一步。比如发现熟悉历史的人、非常了解土地自然状况的人、能够熟练制作当地特产的手工艺人等等。通过反复开展上述活动,中国设计师不就可以挖掘出当地所拥有的真正价值,并由此找到如何利用它的方法了吗? 第一景观网:您能否谈谈当代景观设计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呢?我们想知道您是如何看待美国、欧洲,还有亚太地区的景观设计? 户田芳树:因为我本人并未接受过欧美的景观设计教育,做不出什么好的点评。在欧洲,有着保留传统式样花园的习俗。那些在花园中呈现出的尺度感和细节处理也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营建了让人倍感舒适、人性化尺度的空间。近几年,欧洲似乎在引入别国的设计样式,然后营建出与本国设计相结合的空间。我个人认为,欧洲设计中引入了日本的传统美这一设计元素。此外,在欧洲还能欣赏到园艺家和景观设计师联手打造出的高品质、绿意丰盈的空间。提及美国,首先意识到它是景观设计的发祥地;一代设计巨星(Frederick Law Olmsted、Dan Kiley、Peter Walker等)为人类创作出了很多反映社会变化和要求及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Peter Walker等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中所运用的设计手法已很普遍,现在似乎更加注重与环境的互动。至于亚太地区,因地域辽阔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不能够一概而论。 我认为首先要学习并理解各个国家所特有的自然状况与积淀的历史。比如,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南方以及西部的气候完全不同。进行景观设计时,这种差异不单要体现在树木选择上,还要体现在设计的其他方面。我认为经过这种探讨,应将各个区域的特色表现出来。学习国际化的设计样式固然重要,但必须要创作出有超越性的、个性化的作品。今后我们便要在中国设计出符合当时当地的独一无二的景观,当然也要遵守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景观网:作为景观设计师,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呢?比如项目经验的积累、学术进修和交流、学习他人的项目,做到这些就可以了吗? 户田芳树:首先我们必须要面向社会。因为我们有责任运用景观方面的哲学和技术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常不断地去发现、思考、阐述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至关重要。其次重要的是:对我们周边的大自然产生兴趣并通过反复接触自然去磨砺感性认识、发现并理解自然现象。比如对花草果实、婉转的鸟鸣、风儿的吹拂、日光的变化等这些多变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要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另外,对自己所住城镇的历史、文化及产业应持有热爱之心并对它们进行调查,尽量试着以某种活动方式参与其中,自己的眼界也会由此变得开阔起来。 具体实施方法之一是多拍能够感动自己的风景、建筑等设施。通过欣赏这些照片,便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与自己感性相符的拍摄方式。接下来的过程是自问自答,通过不断探寻属于自身的感性,反复地予以确认,便能大致了解到自己是属于拥有何种感性的人。模仿大师的作品是创作的第一步,但我认为在模仿中自己的个性也会显现出来。让我们努力去发现它吧!了解自己是作品创作的起点。创作活动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不懈地努力与反省。应尽可能落成很多作品,如没有这样的条件,也要坚持图纸上的创作。 第一景观网:最后一个问题,在您眼中,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 户田芳树:进入那个空间后,不知为何会感到清爽宜人、心情舒畅。我想这就是优秀的设计。为了实现那样的空间,设计师会在人们留意不到的地方进行很多地细节处理。使用者虽看不懂,但专家一看便知其中的奥妙。将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文化积淀的力量作为基底,是设计的开始。接着,构筑拥有必要功能的总体性的骨架。然后,加入激发人们去利用这些功能的设计处理。最后,若是通过细节设计呈现出看似天成般的场景,那真可谓是走向优秀的设计了。 户田芳树简介 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客座教授;注册景观设计师;一级造园施工管理技师;二级造园技师。 日本广岛县尾道市出生。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在东京、京都等地从事庭园师的实践活动后,加入城市设计顾问公司urban design consultant,inc.(公司法人 黒川纪章)。1980年成立户田芳树造园设计室,后改名为株式会社 户田芳树风景计画。长期以来创作出大量空间线条简单却富有动感的设计作品,尤其注重细节的处理,风格是充满柔和、温暖的氛围却不失细腻。 1995年以作品——修善寺“虹之乡”获得日本造园学会大奖。1996年任教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1999年至2003年任教于千叶大学绿地环境系,并从2007年起在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担任客座教授。2004年于日本爱知万国博览会出任景观总监并负责会场整体景观的监修工作。近年来参与多项中国、台湾等地的环境景观建设项目,在北京、上海、南京、台北等地举办多场演讲会,于2012年 受聘担任珠海城市规划顾问。 [编辑:缔造者园林] [返回顶部] |